《赞佛偈》1(赞念佛古圣行)

2024-11-14 604阅读 0评论

mmexport1731407602604.webp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菩萨,《净土念佛四十八赞颂偈》“净土念佛”西方净土以念阿弥陀佛为宗旨。“四十八”代表四十八愿,我用四十八个偈来赞美阿弥陀佛的殊胜念佛功德行。“赞”赞美之义,“颂”歌颂之义,“偈子”就是用四字一句来表达赞美、歌颂,赞扬念佛行。


(一)赞念佛古圣行

赞念佛古圣行,就是从古到今多少圣贤在赞念阿弥陀佛,从古至今。这个在行念佛,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及超十方大愿,我们赞叹阿弥陀佛慈悲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的功德。


偈子如下:

西方聖境东西不隔,一念莲花親见古佛。

古今弥陀照耀大千,念佛最尊十方共赞。

能破生死托生莲台,释迦亲宣祖祖相传。

八万四千此门远承,三根普被难信易行。


古今两个字非常奇特,今天晚上突出的就是“古”跟“今”,古今一念,现在谈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讲。大势至菩萨和五十二位同仁。释迦牟尼佛在讲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其中大至菩萨是意根圆通,是二十五圆通的第二十四个圆通,讲意根圆通,第二十五圆通是讲耳根圆通讲观音菩萨。意根是讲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是意根圆通,观音菩萨是耳根圆通。我们念佛意根和耳根是相通的。耳根闻佛,意根念阿弥陀佛,用耳根闻,意根要发起念佛,要自己主观意根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耳根闻,闻是指外相,外面声音通过耳朵闻是心闻,和能念的这个意根互相作用。念阿弥陀佛发起念阿弥陀佛的心是意根,意根指心内意识,耳根指心闻外音。


释迦牟尼佛将此娑婆世界耳根最殊胜,其实耳根和意根是互相互连的。意根一念,耳根就能够闻受,而意根不念,耳根也即无闻,他们俩是互相互存的。六根之中意根为主,如果没有意根,六根都不能用,都摄六根,就是都摄意根,意根不摄,六根都很难摄,摄眼不能摄耳,摄耳不能摄鼻,把意根摄了,眼耳鼻舌身都会摄住,意根念佛可以都能忘掉自己的身体乃至于法界。


那意根怎么来的呢?意根也不能离眼耳鼻舌身及六尘,为什么呢?因为没眼耳鼻舌身及色声香味触法,意根就不成立。因为意根是由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及色声香味触法属于前五识,有前五识才现第六意识的成立。我们的自性好比是水,眼耳鼻舌身和色声香味触法就好比是天上的月亮。意根就好比是水里的月亮,水里的月亮如果没有天上的月亮,是不存在的,必须先有天上的月亮,才有水里的月亮,所以水里的月亮,他本身是一个假,不是真的。天上的月亮是一切诸佛方便,自性水才是真理性,因为水就是我们的自性,它是无味无色,没有颜色它能够含月。


耳根具有闻性,能外照和内照,就是你听到外面世界的声音知道有无。如果你会闻,六根都是互通的。什么叫闻?闻是通六根的,只是耳根最为契机,众生用耳朵来闻是比较契机的,因为眼睛见,看字看色都会二元再次分别,然耳根是直接来启用闻性,所以耳朵是比较容易的,嘴巴非要通过咀嚼就有香味。耳根只要你一讲话,直接通过声音传进去,闻性立即启用,就像水,月一出天空,水月亮就会映现,如果你会用功夫,六根是可以互用。那我们达不到六根互用,阿罗汉现量神通就可以六根互用,其实闻性足的人它是可以借闻性互用六根,不管是凡夫,还是圣人,如果你智慧通达,当下就能用闻性来体悟六根互用。


比例来讲:你眼睛看到的色,你可以用闻性去闻这个色,不要用眼睛看,你要用心发动这个闻性看色,所以这个色就变成微妙音声了。如果用眼睛看色就是色相,用心启闻就是一片音声,因为心闻诸法,一切法都属音声。眼看色也可以说是见性,,看他是对立二元的,用见性,和闻性是一样的,闻性见性,本体不动,或声或色都是水月,不可得故,这些色相音声在见闻觉知中是没有形状,没有固体,也没有大小方圆。因为我们的自性水里月影。你现在看到这个房子很大,但是闻性里面的房子就是一念而已。闻性你知道到这个房子,觉受到房子,你不动六根,用见性,闻性,觉性,知性,房子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就是一个见闻觉知。


佛性本具见闻觉知,但见闻觉知性德,如果没有外在,如闻也不能显。这个见闻觉知可以通过五根六尘才启动自性见闻觉知妙体,哲学家们都看到自性中闻性,他会说这个大殿到底见闻外面,还是见闻里面,如果在外面,那我是怎么知道的,如果在里面,那应该外面世界不存在,就是外面不应该有大殿,难道我见闻里面还有一个大殿,对世界对人生产生怀疑。


我的见闻内不可能有一个大殿,有一个世界啊。如果在见闻里面,那我可以带走啊,但是带不走他,如在外面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所以大殿,世界也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他就是一个见闻自性水里的月亮。水里的月亮不在外不在内,不离不弃,不取不舍,所以水里的月亮也不是外面的月球,也就是说闻性外面月亮是空性的,大殿也是空性的。


你用闻性的话,外面一切法都是闻性,你闻到外面所有的空性,鼻子闻到的香,你用闻知道这个香,无香都是闻性,嘴巴吃的咸酸苦辣,闻性体会都是法音声,都是闻性体空,因为一切法都是音声,而这个音声无体,通过闻性体现,闻性没有相貌,没有时空,所以一切诸法皆没有相貌,没有时空,这就是一个闻性显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恒河沙数世界都只是闻性而已,你觉得这个菜很香,能知道这个的能,有体相吗?因为闻性没有体相,所以这个能所皆没有体相,离闻性,一切法不立,自性也立不了!


你坐在念佛堂在想前面的天王殿,但你看不见天王殿,但是我们现在头脑里有一个天王殿,你说外面的天王殿在不在?所以我要说:在你知道外面有个天王殿还属于是闻性,因为离开闻性你根本不能知道外面的天王殿概念,知道不知道都属于闻性,如果闻性没有了,你知道一个天王殿概念吗?闻性里面有一个天王殿,还是水月一样,所以你在那个地方,都是闻性里面的世界,你在,还是不在,一个念头,再一个念头,它都是一个闻性的作用。不管六根六尘,它都属于是闻性作用,如果没有闻性这个世界能不能知,这个就是六根互用的智慧,闻性可以在眼耳鼻舌身及六根处用,一切都是闻性作用,用闻性看一切法是空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一切法,唯是闻性。


用见性也是可以,闻性,觉性也可以,知性也可以,见闻觉知对你们而言叫念,叫意,对外面而言叫一切法。在法相中讲前五识,是八识种子现行的熟果,通过自性闻产生意,在心里面叫做意念,在外面叫做法界,意念法界其实是一体,全是虚妄识想,因法相而显意识,因意识而知法相。


见、闻、觉、知,这四个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我们得到一个字就大开圆解,得大解脱,用见也可以,用闻也可以,用觉也可以,用知也可以,见性,闻性,觉性,知性。性是自性,四字分别诠释法相,众生不会用这见闻觉知体,反被为贼用,贱用,因为见闻觉知是通过法相识别启动,前五识落到自性水时,缘生意念,同时也生起识别,无明分别执着,见闻觉知也是同时启动,妄识执水月为我,利用自性水见闻觉知内外攀缘,无明幻生五阴烦恼,法界烦恼,执取烦恼。


前面说三千大千世界唯是见性,唯是闻性,唯是觉性,唯是知性,实在是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没有众生,也没有菩萨,也没有佛,就是一个见闻觉知性。见闻觉知是什么呢?见闻觉知就是佛性,佛性即是见闻觉知,实在没有一法可得,对理来讲即是佛性,见闻觉知亦是究竟方便说,有了见闻觉知才会有迷悟之分别,因为是佛性本来具足的,意就像水里的月亮一样。见闻觉知是自性水的作用,一般人不知道水里的月亮不是东西,水里有一个月亮,在这个世界好像有一个我存在,事实没有我,闻性觉性见闻是无知的,要通过闻法实相,离相离非,见闻觉知才会随善知识走向正路上来。


要悟到这个道理,自性醒了就会安排见闻觉知回到本位,不偏不倚,我们修证佛法,先得了知从外觉醒,再修到内觉醒,比例来讲,静观大海潮音,大海的潮音声,你观闻听到外面海潮音来了,音声来了吗?海潮音走了,音声走了吗?这个音声有走的地方吗?到哪里?难道到大海底下在潮音声?到处都找不到音声。潮音来了又从哪里来了?因为他没有来的地方来处,也没有地方去处,


我们稍微思维一下,就像大海的海潮音,海浪来了,声音来了。海潮音退下去了,音声走了,稍微观察一下就知道了,音声来了,从哪里来了?还没来的地方,因为大海底下没有声音,没有来的地方,走了,到哪里去了呢?发现没有去的地方,因为大海底下没有声音,这个地方没有声音走。那么声音是这样子的,难道你的色不是这样子的吗?大雄宝殿在这个地方这个色,这个色从哪里来的呢?你把大雄宝殿拆掉之后,色又到哪里去了呢?你把大雄宝殿建好之后,色又从哪里来的呢?他没有来的地方,也没有去的地方,当体即空,没有来没有去的地方就是无取无舍,无来无去。


这一切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没有来去的地方,外面所有的一切,你都认识到它是空性。所有的烦恼,无明都是你的无知妄想,因为你在分别他,所以我们修行人是要观察到他的实相。你不要随顺着你自己的无知烦恼而去,你要观察,坐在那里先是静静的观察,然后自性见闻觉知就显现出来,诸佛菩萨都已经空掉了,我人也空掉了。因能过闻思观察一切色声香味触法本来都没有来去,取舍得失,当体即自相空体,所以叫法性空。


站在法性空无相的观念在进行内反观,你还有一个能知道外面空的我执在,就是是那个水里的月亮,我在观的概念还在,内反观我不可得,虽你能观外面一切法相自性空,那十五的月亮就显出来了,那因该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境界,但是你还是那么多的烦恼,为什么?,你不知道水里的月亮是假的,你还以为我知道了,我悟道了。你以为你悟了的那个能悟之心东西到底有没有?这一回光反照,时空顿消亡,没有了能悟之心,亦无所悟之法,见闻觉知亦不可得,大空现前,没有一个独立的我存在。没有独立的,我知道的,我的东西,找不到,无需我知道不知道,看似有好像我在,但是不可能得,亦无所失,那个叫做佛性。


佛性跟法性交融一体,就像寂空明月照乾坤,过去古人写诗,说虚空托明月寂照大千,我们讲弘一大师是空中一轮明月,往往比喻成佛性显现,如果你悟到水里的月亮,执着于水里的月亮,你认为月亮是假的也是错,真的也是错,他从来没有假过也没有真过,因为他本来就没有,不存在灭也不存在生,他本来就没有,你不需要去修证它,也不需要去灭它,你悟道本就可以了。佛法一定在于悟,所有的修行数量都是断习气而已。所有的修行都是断习气,若悟无需烦哗,我们要从这里面反观要闻性。寻找个地方静坐下来,反复的思维内外观照,随见,随闻,随觉,随知。四个随观照一个都能悟道本体。


你念佛法门意根,都摄意根。这个意根的本体,要明白意是缘生,非实有意存在,了意不可得,念佛就是佛生,念诸法缘生就是缘生,念三恶道那就是三恶道生,念慈悲喜舍六度万行就是菩萨生,讲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大悲,建立众生一个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大悲的意根。意根是建立在法上,意不是独立存在,众生以为自己独立存在。见闻觉知即佛性体相,当你了解见闻觉知实相那个意根,那就是叫觉性,觉性依实相觉照的法界空性体,就是自性的佛性法性的显现。如果你不知道,还有一个独头意在执持,六分别识,七执着识所造善恶无记种子,自动存在八藏识,等缘熟现形在轮回。若意根回光返照,不动七八识,三界烦恼即刻消融,八识修行,就是舍识用根,可转空藏识成满大圆镜智,觉性大空寂现前。


学佛先要发真实菩提心,我们以佛为榜样,遇到任何困难,都要觉醒世间苦空无常无常,保持清净心跟着觉性,大脑不要迷惑。我们没事不要寻找事,常常坐在一处念佛,没事不要跟人家聊天,一天到晚在玩手机,群里网上尽是事是非非,互相伤害诽谤造孽。要观察你的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的佛性,与诸佛见闻觉知本性的同一体性,见闻觉知佛性是共体。你的见性跟诸佛见性是无二的,见闻觉知都是一样与诸佛无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与众生诸佛菩萨皆为一体,因为见闻觉知有迷有悟,有解脱,有愿力。


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发起大愿建立国土,所以他的见闻觉知佛性可以发启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见闻觉知是通达的,见闻觉知佛性可以发挥无量的妙用,无量的妙用都在这个见闻觉知的体上,堕地狱也是见闻觉知作用。上天堂也是见闻觉知作用,人天善道也是见闻觉知,解脱也是见闻觉知,菩萨也是见闻觉知,没有见闻觉知什么都不会启动。没有见闻觉知佛性无用。


见闻觉知是佛性里面的共同妙用工具,自体无善恶分别,佛性的本能作用,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就是佛性。有了佛性才有见闻觉知发挥种种能量作用,我们的见闻觉知和诸佛同一体相,心发愿也好,心造业也好,心求解脱也好,见闻觉知是导向,悟的究竟,见闻觉知当体即诸佛。悟明当体即见闻觉知,佛性即现前,诸佛菩萨众生只是假相,你到十方世界无所障碍,到地狱到天堂都是解脱的,因为没有众生就没有法界,那来地狱天堂。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里面,大势至菩萨和五十二位同仁,这五十二位同仁,依佛性里面五十二个次第假相,五十二个次第本来就是佛的境界。这五十二化佛於法界度化众生,借众生本具见闻觉知佛性开示悟入正知见,究竟处实在没有五十二个次第都假相。


众生即是自性水中月,圆缺全由你发心,你的自性受菩萨戒,那你就是十四的月亮。菩萨就是发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上求佛道下化有情,若你修小乘偏执空无我,就是半边月亮,如果你虽修善法当执六道轮回,那就是初三四毛毛月。你造恶业,去三途恶道的话那可能就初一无月,有月亮,没有月亮,半月,十四的偏圆月,十五的圆月,都是你在闻法的过程之中,你的见闻觉知在接受心悟入的信息,调整你的境界,


善知识传承法很重要,佛法到你心中处,我们一定要有框架程序,安程序框架修行,你对佛法要有框架才能修行,释迦牟尼佛讲法就像介绍一只大象,有时候讲像的耳朵,象的鼻子,像的眼睛,象的毛发,象的尾巴,把整个象都介绍了一遍,其实就是介绍一只大象原形。很多人非要把脚砍掉,我要耳朵非要割掉鼻子,有的抱着鼻子,非要割掉尾巴,有的抱着四个脚,有的抱着头发,每个人抱一样东西,就感觉到自己抓住了一个东西,就得把大象给拆开来了。


其实我们都在大象身上,只有佛陀才看到圆满的大象,那我们呢,只能在一个象上面,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观察到全部,但我们可以相信是一体的,决不诽谤别人修证,不管你是观无常无我,或者缘起或者心法、六度般若密,慈悲喜舍、种种三昧,种种解脱这些法都是大象全部,缺一不可。


我们信心有问题,不信佛及佛法善知识,只信自己,现在你得知道你的信有问题,要信佛的法,不管你修哪个法,你都认为是大象身体其中部分,不管怎么修,我都在一个大象身上,我不否定你,你不否定我,我抓住一根头发我就知道全部的大象,你照样可以解脱,但是你抓住象的大腿而诽谤他人,那就是那足腿你也没抓到,法界空相一体,佛性空性一体,法界落得了一心护念现前你我他,及一切时空景,即是菩萨无上菩提心,若没事你乱诽谤他人,业力很重,你肯定没有抓住自性佛法,我们要认同一切修法共同体的时候,你有了圆满的观照,大家修行都是互相理通,只是事不一样,你抓住象的脚,他抓住象的尾巴,大象头,角,身体,每个人都在象身上,全部都是大解脱,就怕你没菩提心,不肯真实求解脱。


法华经中王说给自己的孩子,准备的三车,只求三子能出火宅,说是羊车,鹿车,大白牛车呢?王等孩子的全部出来好开心,说:都是我的孩子,怎么会分别大小车呢,全部是无比庄严大白牛车,当时只是方便满足大小中乘的心性的众生才说有三乘,其实都是一乘,无二无三,就是这个道理。不管你修,哪个法都在一乘解脱之道。


我们现在信阿弥陀佛也是一样的道理,阿弥陀佛,它是实相法,阿弥陀佛光明遍法界,寿命尽未来际,大悲心在一切众生心想处,光中化佛菩萨,山河大地,一切国土,日月星辰,哪一个众生能离开阿弥陀佛光明身心极乐世界,一念佛即满地黄金,西方极乐世界无处不在,我们只要念阿弥陀佛的,到那个地方都是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我们常在安静的地方修行念佛,修行在于忆念观照心念,没有观照的心实在是没有办法如念佛相应,修修就觉得烦躁不安,呆不下去,心乱如麻,因为他没有闻到阿弥陀佛,在当下生活中体会佛陀的慈悲,对当下一切事务如没有闻慧,佛不现前,那就专看人我是非,善根福德渐渐消失,可怜无可替代。


南无阿弥陀佛。“西方聖境东西不隔,一念莲花親见古佛。”

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就是我们这个地方,“西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一般人认为西方是西方,东方是东方,事实上东方西方不相违背。后面一句“一念莲花親见古佛。”就是我们在念南无阿弥陀佛,那朵莲花就在我们脚底下,古佛就在我们十方头顶上旋转。


经典上说,在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观音、势至就在你两边,十方诸佛在头顶上旋转,莲花托体,光明满身。宝幡宝盖满空排,就是你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事实当下就是这样,为何?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就在你念阿弥陀佛的这个念其实就是信位。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里面五十二位法身大士,就是法界的众生,法界众生分成五十二个次第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所有的菩萨都是依佛而信,这个信就是念根,就是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念根不是用口说我在信,不是你在信那个信,而是你在念佛的那一刹那,念阿弥陀佛的这个念根,就是信体。


不念佛,信根不能显现出来,这个信根是由我们的意根在接受阿弥陀佛的法,也可以接受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也可以接受菩萨、声闻,乃至接受十方诸佛。如果你念他们就等于念十法界。当你这个信根念阿弥陀佛,意根念阿弥陀佛是成就我们的信根。信根就是你念佛的那一刹那,所以你念佛时就是佛念你之时,你的念根佛是没有东西之隔,所以叫做东西不隔,所以你这一念就是古佛现前,你这一念是古佛在你心中现的这一念,因为你自己这一念是不可能自己跑出来的,如果自己跑出来这一念那是妄心不可得,因为你念根不可能出来,因为你没有念根,因为只有佛性才具足念根出来,这个念根之外,不可能生出第二个念根,就像天上没有月亮,水里就不可能有月亮,天上月亮出来了,水里月亮就出来了,水里的月亮是由天上的月亮的显现。


我们念阿弥陀佛,是因为阿弥陀佛,显在我们的心中,也可以地狱显在你心中,那就是地狱的境界,恶鬼显在你心中那就是恶鬼的境界,人显在你心中就是人的境界,因为我们的这个意是由诸法缘生,是法缘起的不可能独立存在,事实上是无,但是有显。这一念显现就是佛在念你,你念佛之时就是佛在念你之时,就是信位菩萨。念到佛这个位置之时,就已经到信位了。除了这个念佛之外就没有信位。为什么呢?因为都是妄想无明分别,执着有我独立存在,就是你跟佛陀产生对立,就是水里的月亮跟天上的月亮产生对立。认为自己独立独有存在这个就属于妄想,所以你在悟到那一念之间了解我的现前一念,就是佛陀的阿弥陀佛的显现,所以念阿弥陀佛之时就是佛陀显之时,这个叫做十信,念阿弥陀佛就是安住在这个佛号,这个佛号就是叫十住,就是住位,佛之住。


我们依佛而住,你这个念根要依佛而住。不依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乃至于声闻、缘觉、菩萨都不住,唯依佛住。我们在这个地方安住在念佛的体上叫住位。必须念佛才产生真实住,一个不念佛,不依阿弥陀佛住,不依名号住。名号是佛陀大愿所成就的,名号是佛陀的愿力,是佛陀所证,是佛陀所发的愿,是佛陀的智慧,是佛陀的大悲心,是佛陀的圆满果德。


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这个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你住,要安住在佛号上。有两个体:(一)能念的心[信位];(二)所住的佛号[住位];

这种住的相续产生行位[十行]:在这里面除了佛信、佛住之外,不依十法界住。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依十法界而住叫做十行。行就是依佛陀的行(圆满行、功德行,智慧行、大悲行)。


虽然你在生活中吃饭、穿衣、睡觉,但是你是佛信、佛住,那一定就是佛行。不依地狱行、恶鬼行、畜生行,不依人天行、阿修罗行乃至于阿罗汉行、声闻行、缘觉行、菩萨行,乃至于十方行皆不行。


依佛而行,断十法界,十行断三界。不依佛陀在你心中安家的话,那你就会安住在十法界之中,依十法界来住。一念阿弥陀佛具足五十二位法身大士(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依佛的回向遍法界回向,十地回向,佛陀遍法界心。光明无量、大悲无量、寿命无量,所有时间、空间、境界都是阿弥陀佛。


一念信,十方诸佛如是信,十方菩萨想求解脱如是信,十方声闻乃至于人天究竟处都叫十信。十信遍法界信,一念遍法界念,一住遍法界住,一切众生皆法界住,当下一住法界遍住,皆是佛陀遍法界住。十行遍法界行,一行遍法界行。


遍法界都是这样的行,只是众生不知而已,同样孝顺父母,敬事师长,但是我是佛信、佛住、佛行。众生不知不代表他的实相有变异,实相并不变。明了阿弥陀佛还是在生活中。不明了阿弥陀佛还是在生活中。明了的人就知道是阿弥陀佛遍法界住,法界就是实相。


遍法界信,遍法界住,遍法界行,遍法界回向;一信遍法界信,一住遍法界住,一行遍法界行,一回向遍法界回向;遍法界回向跟十方是相应的,对十方就升起巨大的信心,是阿弥陀佛的信心。


我依阿弥陀佛,十方众生都依阿弥陀佛,

我住阿弥陀佛,十方法界都住阿弥陀佛。

我行阿弥陀佛,十方法界都行阿弥陀佛。


我一念回向遍法界,十方众生本来就是遍法界,我们跟实相是相应的。不要管别人,但是对别人要生信心,对一切十法界的众生都生信心,诸佛亦如是,诸佛遍法界心,也是如是,也是依阿弥陀佛住。就像水里的月亮,不依天上的月亮怎么会显现?十方诸佛是十五的月亮而已,遍法界,千江有水千江月,依阿弥陀佛遍十方。


在经典上说:“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岂异人耶!我身是也.愍念汝等,无明大夜阇故,从彼安养无为界,入此印度迦耶罗国。”十分诸佛也是如此,也会讲这句话是故十地菩萨,现在因为我有十信一念,阿弥陀佛念,我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体的显现都依阿弥陀佛就是十地大悲行。十地(智慧行、功德行、大悲行、解脱行)解脱行:一地、二地、三地;柔软(柔顺)行: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大愿行:八地、九地、十地;功德行,智慧行。十地菩萨全都是依止与阿弥陀佛。


我们现前所做的求清净解脱都是依佛而住。你的柔顺心、柔软相都是依佛而住,你的一切大愿行、大力行,都是依止与阿弥陀佛。都是东西不隔,你现前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都是依佛而住。等觉就是等着成佛,像弥勒菩萨安住十方诸佛境界,法身境界叫等觉。妙觉就是遍满十方行大悲行,因地修六度万行跟众生结菩提心缘。等众生因缘成熟示现八相成道,示现大涅槃,乃至于一生化无量身。一身能显无量个身,随因地菩萨行六度万行。一佛山能显无量佛身,都示现八相成道,并且示现大涅槃道,究竟涅槃。一佛名现无量佛名,一身现无量身,一相现无量相,一境界显无量境界,不可思议,这就是东西不隔西方圣境就在我们当下。


“一念莲花親见古佛。”一见到阿弥陀佛你就见到了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就见到十方诸佛,见到十方诸佛就见到十方功德,见到十方功德就见到十方众生,见到十方众生就见到你现前的真实的一念,就是这一念莲花。“一念”就是你现前一念,“莲花”是代表功德成就,“古佛”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十方诸佛现前。

        

“古今弥陀照耀大千。”

“古”就是过去,“今”就是现在,五十二位法身大士就是现在,释迦牟尼佛就是现在,古就是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他光中摄受无量诸佛,就是一切诸佛都是阿弥陀佛所化。古今无碍,十方诸佛叫今,阿弥陀佛叫古。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现无量国土就是无量国土就是今,阿弥陀佛就是古。阿弥陀佛大悲心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众生心想就是今,阿弥陀佛就是古,叫做今古大千,古今弥陀照耀大千。

          

“念佛最尊十方共赞。”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所共赞叹,这个大家都知道《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都说十方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为什么诸佛赞叹呢?为什么十方诸佛共赞呢?唯有佛才知道。所以我们乃至于一切菩萨,都随顺佛来赞叹,为什么?因为佛在赞叹,因为众生不知道阿弥陀佛的境界,不知道阿弥陀佛的因地,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圣境,是故,只能够随顺此世界的诸佛来赞叹佛,所以依经而赞。佛陀在赞叹,所以我们也学着佛陀赞叹。念佛之时就是赞叹佛之时,赞叹阿弥陀佛怎么赞叹?你念佛用清净心,用供养心,用礼敬心,用忏悔心,用随喜心都是在赞叹佛的功德。


第一:你赞佛的时候,就是佛的心。

第二:你在赞佛的时候,功德跟佛是无二的。

第三:你赞叹佛的时候,佛陀就已经把你摄取。


在你赞叹佛陀的那一刹那就已经解脱。所有诸佛在成佛的时候都要赞叹阿弥陀佛。为什么呢?十方诸佛都依阿弥陀佛遍满十方,十方国土都依阿弥陀佛成就庄严。要入一切众生心想,都要称阿弥陀佛无量寿、无量光入一切众生心想。十方诸佛,如水中月。没有天上的月亮,水里的月亮怎么会显出来呢?


止觉一体,阿弥陀佛是古是本,十方诸佛为止,止本一体,没有止不赞本。哪有儿子不父亲?众生不赞佛,那佛作为我们的表率,告诉我们他把他的真实心说出来,实际上说出来他赞叹,并不是说我们去赞叹某一个人,他是赞叹实相,佛是赞叹实相他没有虚作没有假象,没有给众生做一个假的伪作的东西,因为他做的东西都是实相,佛陀为什么要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假的体上没有自性,而自性只有佛,法身共一体。法身只有一个,所以我们要见佛,要见法身就必须要见佛。只有诸佛才能赞叹菩萨还有无明看不清,都不知道佛的境界,只有佛才知道。


我们只能承接佛的赞叹而赞叹,所以赞叹的时候你念阿弥陀佛,不管你是清净或者如何,你都是在赞叹你拿一朵小花在供养。从因地上言,你这一念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你不赞叹根本吗?你现前获得的功德、虚空、大地这些功德都是阿弥陀佛的,难道你不赞叹现前的根本吗?你今天能用花供养三宝或者修行做善法,或者做一些礼敬诸佛,称赞如来的这些功德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没有阿弥陀佛,你这个善根不会升起来。


有善根的人不一定对佛能生起圆满的信心。你在阿弥陀佛的同时,就是跟根本相应了。但是你也可以不赞叹阿弥陀佛,但是你不赞叹阿弥陀佛的条件是来自于阿弥陀佛,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能破生死脱生莲台。”你这一念能跟佛性相应就是光明破无明。生死是什么?生死就是无明,就是你自己认为有一个独立的我的存在。我是什么组成的?就是五蕴,五蕴就是生死,五蕴就是执着于生死。本来没有生死,但是执着于生死叫做无明。水里的月亮认为自己独立存在,他不知道是从天上的月亮而来,所以他认为自己存在,而这些都是虚妄的,这月亮下山了他就没有了,月亮出来了,他又起来了,但是见闻觉知在那个地方,他会记得。


月亮下山之后有记忆留下,记忆力是有见闻觉知的作用,就是你的佛性,他会记住月亮下山了,自己消失掉了,月亮升起之后,他就会回忆起来,回忆昨天有一个月亮,明天有一个月亮,总是想着月亮的生灭,他心中就升起一个生灭,每天就等待叫做忧患和牵挂,有了忧患牵挂就有生死存在,但是你了解阿弥陀佛这一念,原来我本来就是这一念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时候,你的见闻觉知随着你的觉悟而进入正念正知,行为就正了。生死一破脱身莲台,生死一破,你脚底下的莲花就已经开了。


“释迦亲宣祖祖相传。”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在三藏十二部经典里面很多地方都在赞叹,阿弥陀佛都在说阿弥陀佛很多经典,这是所有的经典都没有,佛陀在这一生中多处赞叹,阿弥陀佛,但我有这本,包括《妙法莲花经》、特别是《悲华经》、《药师经》就是我们自己知道的,这几部经典都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楞严经》都是赞叹阿弥陀佛的。观音菩萨和大势致菩萨都在二十五圆通的最后两个圆通里面,最后两个圆通,一个观音一个势至,而观音势至是阿弥陀佛两边的人,一个是意根,一个是耳根。恰恰这两个人都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辅助。


“祖祖”我们的祖师,很多的祖师都赞叹阿弥陀佛。比例来讲:赵州老和尚,“念佛一声,漱口三日。”当人家问他你的师父是谁,他说我的师父是阿弥陀佛。他讲的是无相中的无相,他知道阿弥陀佛的这个相,他就是一个大无相体,他说我的师父就是阿弥陀佛,他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大悲无量,他就是讲这个无念、无相、无住的体。


寿命无量就是无念;

光明无量就是无相;

大悲无量就是无住。


如果有念的话,那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怎么尽未来际呢?每个众生的寿命是什么?寿命就是你念佛的念根,如果念根一断寿命就没有了。你念阿弥陀佛,除了你讲你的念是寿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叫寿呢?你的身体从今天活到明天,那也是你的念。如果你没有念根,你会知道昨天今天明天吗?是念念相续,一念二念,只要你活一秒钟都有一个念在那个地方,念没有世界就没有了。你看到世界就有念根,就像水里的月亮,水里的月亮是靠灿烂的月亮维持的,如果月亮没有了,水里的月亮就没有了,没有这个法界念根就不存在,你的念根就来自于无量寿。我们的生命就是来自于念,知道吗?


法界叫做相,无量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相。你也看到地球,我也看到地球,你也看到大殿,我也看到大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殿。这个大殿叫做相,一相能显无量相,一念能显无量念。阿弥陀佛无念能成就无量念,无量念都在一念之中。一个境界能显无量个境界,佛陀大悲应众生心他一个境界。阿弥陀佛的大悲心就一个境界,然后众生能显无量的境界。阿弥陀佛,站在那个地方,每个人都看到阿弥陀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阿弥陀佛的境界出来,所以一个境界能显无量的境界,如果它的境界是独立存在的,我问你你能看得到吗?比例来讲,我心中的佛像你能看得到吗?因为我的境界你看不到你的境界,我看不到佛陀已经在无境界叫无住,所有的境界叫做佛陀的境界。


他能够应一切众生到众生心中去,你看着佛像的时候,就是佛陀应到你心里面的时候。但是我没办法到你心里面去,如果我空掉了我就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我没有空,我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我的境界不能到你的境界,你的境界不能到我的境界。所以阿弥陀佛,知不知道我的境界,如果他不知道的话,那我们念佛能往生,因为他不知道我心里想什么,所以我的境界。所有境界能应十方众生心叫大悲心,摄护所有的众生就是境界。


“释迦亲宣祖祖相传。”我们很多的祖师从一祖二祖一直到我们的十三祖,这十三祖是一个表率,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祖师都在把阿弥陀佛不断的相传。只要你宣扬阿弥陀佛者,就是阿弥陀佛的使者,就是佛陀的化身,就是太子即将做王,你就是一位财富者,你就是一位智慧者,你跟阿弥陀佛的愿力是愿愿相应,你只要跟阿弥陀佛呼唤阿弥陀佛,这个人跟阿弥陀佛是愿愿相应,每天睡觉都跟阿弥陀佛的愿力在一起,跟阿弥陀佛智慧无二,跟阿弥陀佛善根无二,跟阿弥陀佛福德无二,跟阿弥陀佛解脱无二。弘扬阿弥陀佛的人真是不可思议。


“八万四千此门远承。”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弘扬,都是为了把佛心说出来,把实相说出来,把真如显现出来。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了显真如,我们信阿弥陀佛是直接信道实相,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破我们的烦恼,显我们的真心。在你真心显时,就是佛显时。所以在你选佛之时就是远门这个门很远,跟在印度无二无别,虽然我现在在这里,但是我的自性跟释迦牟尼佛自性无二无别,跟阿弥陀佛自性无二无别,跟十方诸佛的自性,跟进未来际诸佛自性是同为一体的。


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要把这个体显出来。把你的真实的东西显出来,十方世界尽未来际无量无边恒河沙劫,十方三千大千世界,全世界无量百千万亿劫三千大千世界变成微尘,一切微尘里面有无量的诸佛,都是在做这件事情,所以我们今天在做这件事情,知道吗?


你的修的法门,你在承接着无量无边恒河沙劫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佛出世的本心,所以我们今天在做。


“三根普被难信易行。”

“三根”上根之人菩萨,中根之人人天,下根之人地狱、恶鬼、畜生。只要你一念阿弥陀佛,你的善根、福德、因缘都在等待。阿弥陀佛的善根,阿弥陀佛的福德,阿弥陀佛的因缘,就跟你的一念阿弥陀佛都在等待。不管任何人,只要听到的人,闻到的人一入耳根即得解脱。阿弥陀佛讲的是根,所以我们闻很重要,要入耳根。不入耳根也能获得善根、福德、因缘得到解脱。这个解脱不是究竟的解脱,必须要发心,没有信、愿、行是不行的。


有了信、愿、行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信、没有愿、没有行即使念阿弥陀佛,也就是善根、福德、因缘在等待着你。所以你获得的善根下辈子做人、做天人,或者你的因缘成熟做阿罗汉、做声闻、做菩萨就是善根。福德就是你获得种种资粮,做人的资粮,或者建寺庙,或者获得一个清静的场所证阿罗汉、证解脱,很多环境触动行六度般若密、慈悲喜舍,六度万行,种种菩萨行就是福德。因缘就是与阿弥陀佛相应,虽然因缘还没有成熟,但是因缘都在等待。你成佛就是瞬间的,你本来就跟父母在一起,你不认识就麻烦,一旦你认识了就三根普被。


我们直接对众生讲阿弥陀佛,所有的都是方便。我们只要念阿弥陀佛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肯定不会到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善根、福德、因缘,现在的善根、福德、因缘,未来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些因缘如果活在等待的情况下,都是佛陀加持你出来的。那何不现在信阿弥陀佛,把所有放下信阿弥陀佛,所以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应该感觉到,不管你是多么的业障重,或者烦恼,也不要管你自己福报,善根、福德、因缘都不要管。


只要你念阿弥陀佛,你就投入到阿弥陀佛愿海中就是信、愿、行。一切就会具足就会得到解脱,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0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