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佛偈》2-2(赞念佛信愿行)
《赞念佛信愿行》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一念弥陀诸佛共鸣。
六根返本莲池花开,天地化德云霞呈祥
心似春风意如雨露,菩提心生万善同归。
静观心佛觉性一源,悟得净土无得无失。
南无阿弥陀佛。 赞念佛信、愿、行。继续讲“信”,上次讲两个“信”自信和劝信。这个“信”是对于怀疑心来讲的,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在六道轮回之中都是因为怀疑。怀疑是学佛的最大障碍,
“信”从何升起呢?在经典上讲,信应该从惭愧心中出来,没有忏悔心就没有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没有忏悔心就是功高我慢心,功高我慢是来自于跟世界的对立,跟人的对立,跟一切万法的对立就是我见、法见。
有了我的功高我慢见或者对法的贡高我慢见,自我非常重的人基本上都贡高我慢,贡高我慢的心可以障碍你自己的信,好像在信,其实你是一个强大的我在对立着,这个“我”把你所谓的那个信给障碍了。他讲出来的这个信是一种,高高在上,一切法上,一切人上,一切万事万物上面讲的信,他的信就像救世主一样,他的信不是融到一切法里面去。他的信高高在上,是没有忏悔心的。站在大众面前弘法利生,站在讲台上,讲仁义礼智信,站在各种平台上高高在上,跟别人讲很多道理,好像他信心十足。
如果你自己私下跟他打交道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自己的学问在膨胀,自己不断的膨胀,自己好像自己很有学问。但是他融不到生活之中,融不到法界里面,融不到众生心想之中,他不能跟众生打成一片,他不能跟万事万物打成一片,他不能够融入到生活之中,从讲台上下去之后就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在房间里面,躲在角落里面,或者自己跟众生,跟万物跟所有的人都是格格不入,所以这样的一个信就是假信。信一定从恭敬中生,就是从忏悔中生,一个人没有忏悔心,就是把自己消融,融入万事万物,乃至于芸芸众生平等的这种状态,这个是忏悔,就是你融到生活之中,就像是一滴水融入回到大海之中,因为你本来就是水,就像波本就是水,如果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水,那个识波的心是虚妄的。自己本来是属于他,自己不知道,是忏悔心是第一的。
修行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就是没有忏悔心。“忏”自己功高我慢,“悔”还是贡高我慢,就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众生。
对不起众生叫“忏”,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叫“悔”。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有悔的心,对得起众生这个叫忏心。
要如何才能够对得起众生,对得起良心呢?就是忏悔。
信从忏悔生,忏悔心从菩提心生。没有菩提心,就没有忏悔心。菩提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要悟到上求佛道,无佛可成,佛即是空性不可求得。下化众生,众生亦是空,无生灭处。上无佛可得,但确一定要成佛,下无众生可度,但是要度无量众生。度无量众生,无一众生可度,要成佛道确无佛可成,实无一个佛可成。实无一个众生可度,是故叫度众生。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叫做菩提心。要融入,大空性跟般若相应,跟实相相应,跟真如相应。即是十方诸佛,共成一体。下要跟十方众生心相印就是法义,六度般若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慈悲喜舍,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跟众生都是打成一片的。
首先要生菩提心,安住在菩提心上,忏悔心是来自于菩提心。我们要了解菩提心。
菩提心生自哪里呢?菩提心来自于善知识。没有善知识菩提心就不会生出来,佛陀是我们究竟的善知识。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我们的大善知识。观音、文殊、地藏、普贤是我们的大善知识,还有很多的祖师们是我们的大善知识,还有众多的法师都是我们的善知识,如果你通达法义,通过释迦牟尼佛的讲法很了解般若义,那你的善知识就非常广,赞你骂你,说你讲你都是在给你的法义。叫我们行六度波罗密,慈悲喜舍,一切都是成熟法义,菩提心来自于法。没有诸法怎么去行愿菩提心呢?法有很多种,释迦牟尼佛跟十方诸佛出世说法义大善知识,菩萨法布施,他亦是善知识。如果你懂得法义,人家骂你打你讲你是善知识,就是一切事和相,生活中的种种事,世间的种种相,这是你的善知识。诸佛是法义,菩萨是法义,善知识是法义,恶知识是法义,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法义,就是有活动的众生,有不活动万事万物,有的是善的,有的是恶的,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空间,有的是事,有的是景,有的是物质,都是知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们一般人把善知识定为跟我们讲法的叫善知识,刚开始一定要如此,在修行的过程之中慢慢的,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了解了以法为依处。
特别在皈依法的范围之内,所有修行慈悲喜舍,四摄六度万行都是依法相上而修证。没有诸世间一切法的显现,我们就不存在行菩提心,没有虚空大地怎么因行菩提心呢?没有善人恶人,怎么行菩提心呢?没有诸佛菩萨法师善知识现前,怎么行菩提心呢?在七觉支的择法里面,甚至是对你好,你就很快乐,很开心很喜悦。但是在舍菩提心和除菩提心里面,这个都是执着是不能要的。在七菩提分里面你欢喜也不行,这个欢喜也要舍掉。
如观察无常亦有三次第,第一个观无常,知无常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烦恼,要除。第二修无常,烦恼除掉了就欢喜,但是这个欢喜也要除掉。第三个无常的法,还是要除,由浅入深,任何法门都是由浅入深的修行。
慈悲喜舍度众生,先有慈悲喜舍法,法不可得,要舍除,慈悲喜舍度众生的心要舍除。要众生解脱,这个要解脱要除,要解脱的这个法还是要舍除。度了众生之后很欢喜,这个欢喜还是要舍除。你不执着了,这个不执着心还是要舍除。有众生进入涅槃寂灭,这个涅槃寂灭心还是要舍除。大涅槃常住了,所有的佛法法究竟处皆不可得,无生灭体。只要你一执着都要舍掉他,只要是法只要一欢喜一攀缘都是要舍除掉。但是修证佛法必须要有诸法现前,你才能证入菩提。在一切法上修心性,修空性证菩提,所以必须要有根尘境界上的一切法,所以一切法就是我们的善知识。
菩提心来自于善知识。大家看到佛是第一位善知识,菩萨是第二位善知识,法师、祖师是第三位善知识,好人是第四位善知识,坏人是第五位善知识,空间、万事万物是第六位善知识。那你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善知识,认知善知识你才能够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从善知识中生出来的。
善知识是从哪里出来的呢?善知识从法性中生,从如是我闻中生。没有如是我闻就没有善知识。没有佛性法性就不存在善知识,断灭见了,没有法性就没有法,慈悲喜舍,六度般若密,善,恶,一切境界都不成立,善知识也就不存在,所以一切善知识都是从佛性法性中出来。就像一切波从水里出来,就像所有的阳光从太阳中出来。一切大地虚空都是从空性中出来,善知识从佛性法性中出来,如果没有佛性法性,就不存在善知识。
是故,从究竟而言,有了信,佛性法性才会显现,有了佛性法性的显现才有善知识的显现,有了善知识,才知道忏悔,有忏悔心才能真信,有了至心信乐,才具解脱道,菩萨道,成佛道。
所以想获信先知从忏悔中求,忏悔从菩提心中求,菩提心从善知识中求,善知识从如是我闻,佛性法性中求。
我们无始以来在六道轮回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你没有信,没有信就没有法。没有信的人就是迷,就是愚痴,所有的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种种思烦恼和见烦恼都是因为没有信,迷了。有了佛法的信仰,心中就一定有佛法。
上面说过,有信一定有佛性法性,有佛性善根就一定能依止到真实的善知识,依止善知识,菩提心就能从心体上生出来,有无上菩提心,自然就有真实的忏悔心,有忏悔心就必然至心信乐,信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就很快。
蕅益大师用六种信诠释信愿行实相(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都是对佛法闻思修,基础,修道,实果的诠释。蕅益大师所开示的六信和前面讲的两个劝信风格完全是不一样的。劝信的二种信是告诉我们,厌恶信,只认信我们完全是恶业凡夫罪人,无有出离之缘的凡夫。欣乐信,唯认信只有阿弥陀佛威神功德愿力,只有念阿弥陀佛方能得救,厌恶。
然蕅益大师讲的信是解释我们如何用信心观察实相的体。六种信:
(一)信自、(二)信他、(三)信因、(四)信果、(五)信事、(六)信理;
三种次第,因地认知自他、道地修行因果、果地圆融事理。
思维观察这六信,不能顺依着文字来思维。
(1)因位:[自、他],信自、信他、(本来具足);
(2)道位:[因、果],信因、信果、(次第修行);
(3)果位:[事、理],信事、信理,(圆满实相);
要通过因位、道位、果位来观察修行
(因、道、果)。众生在信的基础上皈依三宝,要信因果,要信自、信他。
(一)信自。
菩萨戒里讲,相信佛是已成之佛,相信自己是未成之佛,虽然我们有无明分别执着。但是我们的自性一点都不缺少,我们一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的始觉跟阿弥陀佛本觉回向是一体无二无别。相信我们自己具足无量无边的清净解脱和功德庄严,相信自已具足无量无边的神通自在,只是现在一念妄想无明分别执着把佛性遮盖了,现在我当相信妄心的当下即是空,不可得,虽然我们在无明分别执着中在烦恼之中。但是我们的清净心一点都没有污染。我们的如来宝藏也没有任何的失去,我们的无量的神通每天都在运作,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当下仍然具足有无量的神通,有无量的功德,无量的诸佛都在我们一念之中,就像我们念阿弥陀佛是具足了十方诸佛这一念,相信你这一念是具足十法身境界。只是我们被无明分别执着障碍了,不知道而已,但要深信这一念不要怀疑,深信是不可思议功德。
要相信自己是佛,相信自己是法,相信自己是僧。皈依三宝,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就是皈依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从来没有被污染过,不要认为它已经被污染,它没有被污染,就像水起波,水不受污染是一样的。就像木头做了桌子,但是木头不会被污染,就像用泥巴做成了房子,但是泥巴不会被污染,就像布做成了衣服,但是布不会被污染。
相信我们没有污染的自性,会生出无量无边的功德,虽然有地狱、恶鬼、畜生的境界存在,但是我们的自性在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都是清净的,如果你一念悟道地狱可以变成莲花。恶鬼道可以展现无量无边的平等功德,人道可以展现无量无边的智慧。如果你要是成佛了,地狱、恶鬼、畜生都不存在,就是你的自性是清净本来面目,所以我们要相信。我们念佛修法精进,完全可以把地狱化为清凉世界,烦恼化为解脱,障碍化为神通,我们的贪嗔痴五盖烦恼可以转为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行普贤行愿,解脱一切众生苦。
我们有烦恼,但是烦恼虚妄不障碍我们的清净本体,只要你念念觉,这个烦恼就可以转为菩提。我们现前生灭的现象不可得,我们的功德就在当下,观一切法不可得即生功德,我们的现前广大的功德在十法界虚空中,一旦你觉悟了,这些功德都会从法界中展现出来,都在当下,我们要深切相信。信的基础上才能转换生灭无生,如果你不信,信他就很难转变,心一定在当下转。一定在当下,不能离开当下一切法上去信实相
知道贪嗔痴里面有无量的功德的时候,有无量的解脱的时候,依信心的力量,清净心,慈悲喜舍心去感受,我们的清净法身都在那个里,不离当下而求菩提,不离当下而出离生死,不离当下而证涅槃,相信这个信一定要信在当下就对了,要相信自己。
你证到菩提的体,就会知道有无量的大自在,大解脱,十八不共法,八大自在,三身四智都会显现出来,无量的神通都会显现出来,并且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当下,就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中。
在世间,你心静下来,你就能感觉到一分功德显现。心越静,心跟法就越相应。心静一下,就有一份快乐,心跟法渐渐的走近心就会很快乐,一烦恼就会很痛苦,跟心法就会越来越远。
越对立就越烦恼,心越清净跟世界就越近,心越烦恼跟世界就越远。世界到底跟你是近还是远?你守着你自己的烦恼无明执着,守着你的烦恼念头,世界就跟你越来越远。你把无明分别执着去掉,世界跟你就越来越近,师父跟你的近和远,肯定是清净和烦恼心的生起有关系。并不是来自于眼耳鼻舌身意根尘关系,傻儿子妈妈还是挺爱的,是来自于你的心。我们现在坐在一起,如果你心里恨我,那你离我就很远,如果你心里面对我生清净心我就跟你很近,真清净到没有距离。
我们看到佛像,佛像就在外面,如果你心中没有佛,你站在佛身边也看不见,如果你心清净下来,佛就入到我们心里面去了,心佛本来就是一体的,你稍稍的静一下心,就能感觉到了,你摄意根清净念阿弥陀佛,是一定最快乐的,念阿弥陀佛心越静,你就跟阿弥陀佛同为一体,如果你越烦恼,念阿弥陀佛的心和佛号都在外面飘,飘得很远。生活中也是一样,你自己不管做任何事情,行六度波罗密,慈悲喜舍,运柴担水,吃饭穿衣,你越是清净心,法就越是相应,若心生厌恶烦恼,法就离你越来越远。本来就是你的心体,心上的东西,心上的众生,心上的果海,因为我们的无明分别把它隔开来了,我们跟佛就一层膜,这一层薄膜把我们遮住了,我们要相信自己,要当下生信心观察。
(二)信他。
相信诸佛菩萨,清净解脱,跟我的心是同一体的,相信佛陀的功德就在我的六根前大放光明,相信佛陀往昔愿力种种方便大悲普化都是真实不虚,一切诸佛菩萨都有无尽普贤行愿力成就,大智慧威神力成就,大慈悲心力成就,大空性功德力成就,一切诸佛的大愿力、功德都在众生心想中成就。佛陀的大慈悲心和众生的心是一不是二,佛陀成就的和我们现前是同体的,相信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大悲大智,大愿大喜大舍都在众生心想中安立,我们念诸佛菩萨的时候,诸佛菩萨一定跟我们完全相应,
相信诸佛菩萨有神通愿力就是相信自己,如果佛菩萨不具备神力、愿力、大悲心、功德和神通。那你成佛的时候有没有?如果你成佛的时候没有的话,那不就麻烦了?你不相信诸佛菩萨就等于不相信你自己的信仰,对佛菩萨的相信叫信他。信他就是自信,相信佛菩萨的功德,就是相信自己将来的果报,就是相信自己本来具足。
今诸佛菩萨已得,是故我也会得。诸佛菩萨已证,是故我也会证。诸佛菩萨所有的德,就是我将来所拥有的功德。只要把无明分别执着断掉,就跟佛本来同为一体,要信自,信他。
(三)信因、(四)信果、
相信因上这一念阿弥陀佛,即是本具佛一切果上的功德就是信因,因果是从道位上来讲的。前面讲的基础就是我们理上明白。我们对佛菩萨的信和对你自己的信这叫信自信他。在信的过程之中,获得了绝对的信心欢喜认知决定皈依,然后去修道,道位上信,就是修道所种殊胜的因,将来得殊胜的果,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报,就是信因信果。
相信现前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始因跟阿弥陀佛的本果是相应的,你眼睛看到的色,即是佛无尽色,你耳朵听到的声音,是佛无尽声,你鼻闻到的味,是佛无尽味,你身意所触诸法,是佛陀无尽身意触法,你现前这一念,跟佛陀无尽念是相应的,相信佛陀所讲的无尽法,无尽无常无我寂灭、无尽十二因缘六度波罗密、无尽慈悲喜舍跟我现前一念都是相应。相信你这一念即是诸佛的无尽念,相信你依佛心行佛慈悲喜舍六度波罗蜜跟佛无尽心是无二的。相信此因这一念,就是佛陀圆满的果,相信佛陀的果,就是你现前的这一念因,此因就是彼果,因果同时。
念阿弥陀佛,这一念体就是佛清净法身,你忆念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大悲无量,或者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那就是佛的功德,相信这一念佛心,已入佛心。阿弥陀佛回向法界入众生心,众生心之一念已入佛果,因果同时。因在果中,果在因中是为道位。佛的功德在你的一念功德里面,你的一念在佛功德之中。你这一念在名号中,这名号就在你一念中,你这一念阿弥陀佛相续在阿弥陀佛心中。就是阿弥陀佛念念相续在你心中,相信因果是互摄的。因在果中,果在因中是为道位。
因跟果是分不开的,此因彼果。在道位上修行就是因果关系。你相信你这一念阿弥陀佛遍十方诸佛,法身共为一体,有无量的功德。他的清净心和我们的清净身是一体的,我念阿弥陀佛的这颗心跟佛是共为一体。 一念阿弥陀佛名号,思维阿弥陀佛功德,建立六度波罗密、慈悲喜舍,都在道位上讲。
因一念慈悲心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个叫因,在果上即是佛陀本来就是具足。行菩提道时就像你抓住佛陀的衣一样,因果同时。
你在持戒之时,就是诸佛持戒之果,布施之因,就是佛布施之果,佛果是遍法界的,你执持这个因,即是佛果遍法界心,因果同时。信你现前的这个因,所以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有的都是佛果遍法界心,虽然你有无明分别执着,但是你所做的这件事情确实跟佛是相应的。如果造地狱之因,你要相信,你造恶业到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你有多少心量就能够展现佛陀多大的功德,你造恶因就有地狱展现,但佛陀在地狱底下都是光明,实相是不动的,但我们到地狱底下就是痛苦,不一不异。不一就是你有妄想无明分别执着,不异就是你所做地狱之事,跟佛陀的解脱是无二的。就像我现在看到虚空和佛陀现的这个虚空,佛陀现的虚空每个人都能看得到。但是我看到的虚空只是我的一个部分,我这一个部分是我和佛陀是异,佛陀跟我是一。
如果我和佛陀是一的时候,应该我和阿弥陀佛是一样的,可以进入到每个众生心中去,但是不行,我没办法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因为我和佛陀不是一,而是异。所以佛陀可以看到我的心,但是我看不到佛陀,我现在只有信心,我相信我现在看到的这个部分一定跟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看到的虚空那是不二的,我相信。所以我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有的法在因位上就要信到佛的位置,跟佛陀境界相应,就看你信的深不深。
起贪嗔痴的念头就是地狱恶鬼畜牲出来。用五戒的心行六度波罗密、慈悲喜舍就是人道心,修十善法就是天道的心,修解脱法就是阿罗汉的心,或者修菩萨法,或者念阿弥陀佛。有的人念阿弥陀佛是圆满心,有的是有怀疑心念佛,自己并不知道。
修因,在因上一念要相信实相果,每一尊佛菩萨都有自己的修行功德,他们有四十八大愿、十二大愿,或者五百大愿,或者十大愿,种种愿力就是果。此果落在众生心上一念叫因。相信你的因,即是佛陀的果成就的。相信你现前的这个因具足种种果,一个人因上信得圆满,将来果就不可思议,在信果必将落在你一念心因上,因跟果是同时的,所以我常说对现前一念微浅善法,能生起佛无上信心的人,是为大善知识。
(五)信事、(六)信理;
信事,就是我们的六度般罗密、慈悲喜舍叫事,事在理上只是一念。佛陀一心遍法界,每一个色可以遍法界色,每一个事即遍法界事,都在理上,理上是一,事是无量的。我们要信事信理,你我他等,布施,持戒,忍辱等,这所有的无量无边的事都在一个理上,理不能离开事,离理说事,属于情见。就像光明照时,每个人心中都有光明。但光明是一为理。只有一个光明叫做理,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光明为事,理上一色能显无量色是即事,在无量色里面只一个色叫理,理跟事是圆融不二。
法界所有的众生在理上是一,一心、一念、一相,极乐世界的一相有无量相。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念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无量心,我们每个人这颗心都是由阿弥陀佛一心所显,每个众生的一念都是阿弥陀佛的一念所摄。法界的无量相是阿弥陀佛的一相所摄,理事圆融。就是我们现在的看到的是事,皆是阿弥陀佛理一心所现。理上有事,事上有理,这就是因地显佛果位上的法。
果位上的法是没有众生没有佛,所有的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等事,皆是阿弥陀佛理一心所现,众生从因位事上能会到佛理一心,阿弥陀佛所证之理一心果,所现事一心就是因,是故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一念事,即是阿弥陀佛理一心救度,即使你不念阿弥陀佛,佛理一心时刻在摄一切事。我们闻信之现,所念之事,得佛之理,悟明白了,就是信事信理。
念阿弥陀佛就是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因位、道位、果位。
佛陀的成就和我现前的发心是相应的。信因信果就是我在他心中,他在我心中。
信理信事就是果,就是没有众生的事,就没有阿弥陀佛的理成就,有了阿弥陀佛理一心成就,诸佛菩萨及一切国土事成就,也没有诸佛,所有的诸佛,所有的菩萨,所有的法界都是阿弥陀佛理一心成就法界显现出来的。以理一心来回向法界事一心,众生事一念阿弥陀佛,正是回归理一心佛果,理上是回向的,回向众生的因位,众生有念必然理上相应,而获理一心又必然回向法界。事一定回归於理,理一定回向事,叫理事圆融,即是信事信理,菩提心如是信得。用六种信来诠释因位、道位,果位来念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