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念佛讲开示,开示就是开示法要。这个经典上的祖师们说:“开示法门是为明心,开示行门是为净心”。
释迦牟尼佛开示佛法的目的是为了明心见性。明了我们一颗真心,但是我们无始以来这颗真心被无明、分别、执着给占了。生出很多的无明烦恼、或者是分别烦恼、或者执着烦恼,执着烦恼就是痛苦。
分别烦恼就是法界,我们的六道轮回法界里面,无明就是我们心里面很多尘沙的生死的执着相续。是因为这些烦恼导致于我们六道轮回里的生死,所以我们要解除这个问题要明心。如果你不明心是没有办法修行的。才能够有出离心,或者是发菩提心,乃至求无上菩提。如果你不了解有没有一颗真心,那你也不会发真实菩提心,也不会真实生出离心。
所以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对出离心,对菩提心或者是求无上菩提心,比较淡薄。为什么很淡薄呢?就因为对自己的真心并不明了,就是不明心。所以明心见性,那是我们每个佛子所追求的对象,所以一发心就能够去追求这个的话,属于上根比较成熟之人。
上根之人是直接想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大部分的人都不为这个活着,也不为这个修行。他只为自己感官上得到一种好的觉受,或者得到一些暂时的清净心,或者认为修行就是打坐念佛,找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住着。
这些都是无常的东西,一旦你触动了它照样会烦恼,因为你在生死之中没有明心见性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心。不知道什么叫心的人,他不管怎么修行都在烦恼之中,只要你烦恼,就一定没有明了真心,肯定是这样的。
所以你没有明了,或者不坚固的情况下,是要不断的去探索去追求,或者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要获得他。我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烦恼?所以很多人往往把烦恼建立在别人身上,或者是因为别人,或者自找麻烦,都是因为对这个无上的菩提心并没有升起信心,所以佛陀讲很多的法,他的目的就是开显我们的真心,那为什么又讲了很多的行门?是为了暂时降服我们的心。
比例来讲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这样的念阿弥陀佛?我们开示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和无量大悲,就应该是明了我们的真心当体即是。时间、空间和你的境界,整个的法界的时间就是尽未来际,整个法界的相就是十法界,所有的境界都是阿弥陀佛一心中所显现出来的,都在我一念之中。
你怎么样的去执着就有怎么样的烦恼,你怎么样的分别就有怎么样的法界,你有怎么样的无明就有怎么样的迷惑。 如果你要了解了阿弥陀佛,应该是已经明心了。
因为根本没有我,也没有我的世界,也没有我的境界,但是又不离非有非我,就像心经里面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现前的尽未来际的时间和尽未来际的法界和尽未来际的一切境界都在无量光寿之中。非你,你现在看到的当下不是你,但是又不离当下一念。色不异空即是佛,空不异色即是当下。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现前的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佛就是我,我就是佛不二的。这个就是明心,这个就是心经。般若的观照,所以一部心经一个照字,那是不可思议的。
如果你用心经照见任何一部经典,只要如心经所说一照跟智慧都是相应的,直径觉性。 那为什么学行门呢?就是降服你现前的妄心,你这一念阿弥陀佛的始觉,他就是断无明,你所念的阿弥陀佛就是本觉断分别。
念念阿弥陀佛的这个觉性念就是断执着,断无明、断分别、断执着。如果你不念,你的本觉不能现前,始觉就不能现前,所以念念相应念佛,如果你不念不足以降服无明,不足以降服分别,不足以降服执着,所以这一念阿弥陀佛是三心具足。
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这个能叫做始觉,我在念这个叫做始觉,所念的阿弥陀佛叫本觉,始本相应是为断无明。因为始觉即是佛性佛性出来,这一念就是佛性,念念佛性相续就能生功德。
所以我们要分解开来,就是你能念阿弥陀佛的这个能和所,这个能觉性叫佛性,这个叫断无明,这一念直接在无明上生起佛性,而这个佛性,一念阿弥陀佛这个佛性的显现,无明就没有了。
因为无明是离光明佛,离开了光明是无明。这一念阿弥陀佛的这个念,始本一体就是断无明。光明出来就是断无明,这一念就是断无明。阿弥陀佛是什么断分别?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大悲,一切时间、一切空间,一切境界都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和慈悲在众生心想中,整个法界都在众生心想中,这一念全是阿弥陀佛叫断分别。
你无始以来都在分别,有的人寿命长,有的人寿命短。你无始以来都在分别天堂、地狱,善、恶。都在分别青、黄、赤、白,都在分别大、小,长、短,高、低。
执着你无始以来都在执着,我喜欢大的,不喜欢小的,我喜欢黄色的,我不喜欢黑色的,就是这一切的执着,所以你这一念阿弥陀佛,无明没有了,分别没有了,执着没有了。
从两方面来讲,在你念南么阿弥陀佛这一念,无明、分别、执着都不存在。因为这一念是清净佛念,这一念就是平等法念,这一念就是无住僧念,平等法念,清净佛念,无住僧念,所以一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就是清净念,就是佛念。佛念清净之佛念,无分别的法念,无住的僧念,佛法僧一念之间就是觉性。
南么阿弥陀佛这一念,是不可思议的,除这一念之外,没有什么必要在念了。三藏十二部经典全部开示这个,明白这个,实行这个,念佛就已经圆满这不可思议的这个。
所以如果你真正明了了,肯定会想念阿弥陀佛,没什么再要学的,因为你学的目的就是要为这个,所以念念阿弥陀佛并没有离开这个念,要念阿弥陀佛这个法,念阿弥陀佛自然圆满一切实相,就不对外用分别执着心想了。就不执着青色、黄色、善恶、好坏自然就不会执着了。
一念阿弥陀佛是佛念,还取什么?还舍什么?没有去取也没有舍,这一念阿弥陀佛,佛法僧都在其中,这一念根明心是相应的,跟行门是相应的。摄持行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持法要明心,与行持门是同时的。就是我在讲开示的时候,你明了他的实相。这个叫明心,明了心即是行门,是念佛行门既是明心,明心既是念佛行门,明心跟念佛是同时建立的,这个叫宗门。宗门的明心跟念佛是不二的,不舍也不取。
心经的色不异空即明心,空不异色即念佛,是一体相应。不坏世间法是行门,是法住佛位是明心,就是世间所有的法都不会去坏。就是你念阿弥陀佛,坏一切行法就是坏阿弥陀佛,坏一切行门,明心也就破坏,就是明心就是念佛,念佛即是明心。
因为明心就在行门里面。行门就在明心中,明门、行门都在一念之间,所以不舍不取,不要舍掉,也不取他,因为此念即明心。 净土念佛法门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完全是安心门、解脱门,和究竟菩提心完全相应。
所以你要了解念南无阿弥陀佛何等之珍贵。要昼夜六时,睡觉走路,打扫卫生干活,这一切都不要计较,除掉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要思考。所以要认识到这一点,所有经典的开显真心,净心行门无非是这个破无明、破分别、破执着。
行门来讲佛念、法念、僧念。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即佛念现前,清净念,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不是你妄想清净不清净。这一念就是清净念,念菩萨都不是真清净念,因为菩萨还有一分无明还不清净。
念房子不清净,念人不清净,念所有都不清净,唯有念佛是清净念,念你我的念都是烦恼的心念,都是不清净的,你念清净不清净,还是不清净的。只有念佛才是清净念,因为佛是清净的,因为你念佛的那个念即是清净的。
一切众生因为佛是为究竟,所以念佛为究竟叫做清净,清净就是念佛,念佛就是清净。你念清净不一定是清净,念佛一定是清净,假如你念清净以什么清净为标准呢?
直接念佛即是最究竟处,念佛的佛号就是法,是阿弥陀佛果位上的大愿成就的法,除了这个阿弥陀佛名号上果位的法之外,还有哪一个法最为究竟呢?
所以念一切法是无法究竟,那都是文字名相,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佛的果证,名号是果上的愿力,所以念佛陀的愿力,依佛的愿力为法,这个法所证法界平等故,念这个法跟十分诸佛之法,同一口出的法。
所以所念阿弥陀佛法叫平等叫无分别。 只有阿弥陀佛名号所证一切平等无分别,一切相本来无分别。即是佛以证之阿弥陀佛名号,一切相本体空无分别。但是你念一切名相能无分别吗?
念房子能达到佛陀无分别的境界,那是不可能的,念任何人也做不到无分别,念经典你也做不到。你把三藏十二部经典拿过来念,你想去无分别做不到。你把三藏十二部经典拿过来你说一切都是平等的,你能做得到无分别吗?你做不到。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上跟诸佛心相应,一切法实相相应,一切法本来无念无相无住,阿弥陀佛所证都是相应,房子凳子包括空气都是无住的状态,无分别状态。
你现前的虚空大地花草,在阿弥陀佛名号中都是清净平等无住的,但是我们看这个虚空大地等等就是看不到阿弥陀佛,即使你理上知道这是阿弥陀佛功德,但是事上还是觉得,虚空还是虚空,大地还是大地,佛所证世界共同体,非你所证。
唯念南无阿弥陀佛,佛所证法界是相应一体,所以你没有办法看到虚空说这是阿弥陀佛。你把经典拿过来,你把一张纸拿过来,你说这是阿弥陀佛,那是理上说,事上你以为这样就不念佛了,属于妄想。
你把三藏十二部经典全拿过来,你说我看到的是阿弥陀佛,事实上你是妄想,你还没办法现量上把这些当做是阿弥陀佛。你有时把经书乱扔,在佛前发脾气,你在拜垫面前踢拜垫发牢骚,这都是对阿弥陀佛不恭敬的行为,所以我们很难把一切当作阿弥陀佛,做不到。
但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法是阿弥实证一切平等,跟经典、跟虚空、跟大地都是合一的。因为他已经合一了,他已经平等了,是因为念阿弥陀佛才能真实得一切法平等。除了念阿弥陀佛之外,实在没有一法你能够现量平等。
我们除了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你能念到平等吗?只有念佛得平等才能够跟诸佛齐同一念,这一念才是真实的菩提心。只要你有一丝毫不平等,都跟菩提心有差距,跟佛陀有相隔,就有无明,只有念南无阿弥陀佛才获得清净佛法平等无碍。
法平等才是法宝,只要你有丝毫不平等,法宝就不圆满。 僧无住,一切法本来无住,唯有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念越超三界,就是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啊?在一切本来无生处。
极乐不在三界之中,在哪里?在无生处,三界是幻是假是空,无生是才是法界实相,所以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无生实相。所以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因为极乐无生,不住三界,实证三界本无生。
在这个世界里面什么才能达到无住呢?我们没有办法能达到念一切处无住,你不是喜欢这个,就是喜欢那个,你念什么都做不到,都达不到说无住,山河大地及虚空,没有一样东西,你不是执断就是执有,要不就是喜欢,要不就是无明烦恼,要不就是无记烦恼。
唯念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所证一切法无住境界。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自身就是佛无住体,若有住,你无法念与不念了。所以无住就是僧,无住才是僧。除了念的阿弥陀佛是无住之体之外,没有一个念能直接达至无住僧宝。
你要在此世界达到无住,那你就是真正的僧。你要达到无生才叫真实僧,无住才叫僧。如果你要有住,那你就不够资格做一个真正的僧宝相,只是一个相似僧,相似就是像是出家人。
多有出家人只是说是相似,何况在家居士,所以只要你有丝毫的执着,你都不能够在念到僧宝。但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念僧。
所有的僧宝,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所证本来无住体,就是我现前出家的这个相,在佛陀的果位上,就是无住无相无体,阿弥陀佛看我们出家人是无住僧宝,僧相本来就是无住的,其实实相本无住,你想住也住不下来,但是你执着确实想住,昨天的好,我今天还在牵挂着,这个叫有住,但是有住有用吗?相本如幻本无住啊。
佛陀已经证到无住。阿弥陀佛证到无住,你现在刹那刹那都是无住,僧宝的相都是无住,若有住佛就不是圆满的,只有众生才有住,所以才有住下,有住就不是真正的僧,所以一个凡夫无住的话,很难做得到。只有佛陀达到圆满十方无住。
佛陀在究竟僧上无住,佛陀度化众生是无住的,他具足自性无住僧宝。 在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那一刹那,名号具足无住也就是念真如僧宝。这一念解脱跟佛解脱都是无二相应,跟清净法身是相应的,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清净法身,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圆满报身,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千百亿化身,是不可思议的。
三藏十二部经典无非是介绍阿弥陀这三个字。有祖师说:“善导大师也说过佛陀出世因缘唯说弥陀本愿海。”我们今天闻到了阿弥陀佛,就是你绞心脑力地看很多的经典,做了很多的供养,做很多的行门的目的,就是要念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
但是你念到阿弥陀佛的时候,你所有的善根,所有的福德,所有的因缘都已经圆满在当下,你为什么能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因为你善根具足,福德具足,因缘具足,那你的善根具足,难道你还舍善根,你不念阿弥陀佛舍善根?
你念阿弥陀佛福德具足,难道你不念南无阿弥陀佛舍诸福德?你不念南无阿弥陀佛,难道你舍诸上善因缘?舍诸菩提心?所以除了你念的阿弥陀佛,我问你,你什么地方有真实的菩提心生起?你怎么去发菩提心?你怎么去修菩提心?你怎么去证菩提心?
所以从菩提心的角度上来讲,你怎么发菩提心?你连菩提心都不知道是什么。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菩提心,不管任何人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菩提心,你信不信都在发菩提心。
在经典上讲,只要你看到佛像就是菩提心。证明说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上菩提心,除此之外没办法去发菩提心,因为发菩提心,从因位上来讲,就是一切处生觉醒。
什么是发菩提心?就是一切处生觉念。如果你没有决定信解,跟本就不是菩提心了。 菩提心有两种,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念念觉,行菩提心就是处处觉。
你在任何一个人事物境上都能生觉性是菩提心,叫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处处行愿体上相应清净、平等、无住。你获得了究竟的清净,清净是什么样子的?就像水中现十五的月亮清净菩提心,处处觉醒,处处平等,处处无住。
菩提心相应证入菩提心印,一切处无住大空自在。那一定是非常的安心自在,我们念阿弥陀佛一定要生清净信解,一定要知道这一念阿弥陀佛即是清净始觉,不怀疑一念即佛性本清净,深信阿弥陀佛佛号是法界平等住,
念佛号感觉到自己一念法界平等际,念佛号即佛无住心现前,以这个佛的名号观察,了知佛号是法界实相总持,不自在要学自在的样子,不平等平等的样子,不清净学会清净的样子。
慢慢学会与阿弥陀佛名相应,保任久了就变成真的。念阿弥陀佛应该是清净的样子,装作清净的样子,慢慢的就变成真的,装作平等的样子,慢慢的就真的平等了。装作无住的样子,慢慢的你就真的不执着了。
过去无有缘想,现前当依缘想,过去没有这样想法,以为非要修到清净平等无住为止,现在不是,随念佛号现在就先假装清净,假装平等,假装无住,你这一假装到后来就真的像了,到后来就变成真的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装做佛,后来真的成佛了,就是这样的,就是说先以假作真,知假即真。 在生活中你试试看,假装着开心的样子,慢慢的就真的开心了。你假装做快乐的样子,慢慢的就真的快乐了。
你假装做自在的样子,慢慢就真的自在了。人家打你说你骂你,你装作没看见,到最后真的就没有看见了,知道吗? 人家骂你打你,你会问师父,我怎么还会烦恼呢,那是你在乎呀。
就是烦恼怎么解决呢?虚妄的东西怎么解决,只要你在乎他,永远都断不掉,就假装着看不见,装傻,只要你一装到后来就是真的没有了。这就是诀窍知道吗?
做人的诀窍,有些事你要学会假装,不要把自己变得那么精明。你越精明,到最后你越受苦越烦恼,你到最后你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然后内心纠结痛苦,全身发胀发抖,然后自己像发了疯一样到最后全身心颠倒,然后做坏事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人把自己变得很精明的时候,你就越来越愚痴,一定是这个样子的。 就像现在外面的瘟疫一样,吃蝙蝠,吃土拨鼠,他认为自己很精明很有钱很能干,到最后面伤害了全世界的人,
所以我们这些人吃素,傻乎乎的在佛面前拜佛,在外面常常用善心来关照别人,佛陀讲的因果我们深信不疑,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因果,但是我就是傻乎乎的信,到底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我不知道,但是我就是傻乎乎的信。
还有一些人非要搞个清楚,搞个明白,越想明白越不明白,越想清楚越不清楚。人就是这样的,所以越弄越烦恼,就做傻乎乎的人不好吗?
我们很多人吃饱了没事干,就是要搞的清楚,究竟的义理怎么能搞得清楚,我们一个凡夫一点都没有证悟,怎么搞得清楚到底有没有因果,所以我们就假装蠢一点,假装傻一点,这样六根清净慢慢的你就会感觉自己的自在心,所以在世间很多世俗无聊的东西,我们要学会装傻,所以社会上有句话叫做大智若愚,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身上有很多的智慧出来。
人要学会内敛,你的锋芒不要过分的展现出来,要学会收敛,把它收敛起来,内德增强,要学会自己把自己藏起来。
你看庄子会问:那颗大树为什么长那么粗大?因为他无用,要学会把自己的锋芒藏起来,不要过分的展现,一定要把自己藏起来,傻傻的,我们要学习内在的清明,外在呢要笨笨的,这样的呢,自己可以保护自己,最起码不伤害自己,自己稳定自度,然后再去度人,如果有因缘可以在寺院做一些护法的事,我们在一个道场,好好的把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学习闻法内敛,在生活中多勤快,多闻思,打扫卫生干活,不要认为吃亏了,装傻一点。
吃亏就吃亏,没有关系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福报全在你身上。天地之间,神灵在看,大众的眼睛很亮,我们不需要向别人表自己。也不要刷自己的存在感,在这个世间上少一点人知道你存在,一定是个好事。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评论